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煙臺市委的指示精神,大力整合涉農資金資源,集中優勢力量攻堅突破,奮力譜寫具有海陽特色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點擊,收看《鄉村四季》完整報道↓
二十里店鎮邵伯村是一個典型山村,四面環山,過去只能靠天吃飯。2018年以來,在外出參觀學習、聘請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村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建起了千畝軟棗彌猴桃產業園。經過兩年的發展,軟棗彌猴桃一經上市,就受到了客戶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但受資金所限,隨后的倉儲、加工、運輸都無法跟進上馬。為此,邵伯村申請了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順利地解決了面臨的難題。
二十里店鎮邵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宋立元:目前我們邵伯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獼猴桃產業園已經形成了,在后續的過程當中,我們缺乏資金,我們市農業農村局經管站給我們指導,幫助我們做股權站,這樣使我們產業園后續的倉儲物流有了保障,這樣能夠把我們合作社更快更好的發展。
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面廣量大,資金問題是重要瓶頸,海陽市通過釋放股權貸金融活力,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努力實現資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2018年海陽市獲批全省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試點單位,是煙臺市唯一獲批的縣市區。
市農村經管中心副主任孫清華:海陽市南部沿海鎮街資源資產相對豐富,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數量大、投資預期收益良好。指導參與試點的鎮、村折股量化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契合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拓展農村集體資產股權收益權權能。
據了解,我市11個鎮街區開展股權質押貸款,累計落實貸款112筆、金額1237萬元,真正把農民手中的股權激活,達到了把“沉睡”股權變為現實經濟發展引擎的良好效果。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田大中:海陽市積極搶抓改革試點機遇,按照“創新機制、構建平臺、釋放活力、促進融資”的試點思路,立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勇于破解融資貴、融資難、融資面窄的“三個難題”,不斷拓展農村集體資產股權權能,加大金融助推鄉村振興力度,取得階段性成效。
吃過早飯,盤石店鎮繆家村的農家樂就忙活起即將到來的游客的午餐,而在不遠的具有古典風格的客房也已整理一新,迎來了它的第一拔客人。隨著客人的陸續到來,寧靜的小山村一下子喧鬧起來,三三兩兩做著喜歡的事情?娂,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有如此變化,得益于村黨支部引領合作社。
盤石店鎮繆家村黨支部書記孫守衛:我從2017年海陽市宣傳部組織到過,浙江烏鎮山西的岳家村,去學習鄉村振興有了很大的啟發出去學了就要帶回來當時村沒有錢我們就想辦法招商引商 我們招了一個開發商來整體把村里的空房打造成民宿
繆家村是一個只有四、五十戶的小山村,耕種的土地全是山地,經濟基礎薄弱。近幾年,隨著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使原本就不多的房屋又空閑了不少。村兩委在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基礎差是弱勢,利用好了就是優勢,他們借助村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純樸的民風,成功引來了開發商發展山村旅游產業。
開發商于海:從2017年開始進入繆家逐步打造到去年六月份有三套院子十個房間接待游客今年原來以為疫情可能來的客人少但是相反包括天津的包括周邊煙臺青島的還有部分長期在這住的最長有兩口在這住一個月的都有所以這種生態適合城市來度假而且是健康的生活
山村開發了,農民高興了。從過去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到現在的旅游打工、開辦農家樂,小山村的村民率先享受了發展帶來的福利。
盤石店鎮繆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孫守衛:下一步我們將村里老百姓的舊房屋我們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叫老百姓拿(破舊的房屋)出來以入股的形式參與當中
午后,海陽市辛安鎮向陽村村民王青芳午休后來到村里的針織廠上班,在家門有個穩定的班上,拿著工資,這對她來說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海陽市辛安鎮向陽村村民 王青芳:最早的時候我是在加工點或是到別的廠子去幫忙掙工資不是很高 自從村辦理了針織廠我就上針織廠來,工資比較穩定領導安排活比較公平我干這道工序干的很起勁每個月能賺四千到五千左右挺滿意的
在鄉村振興中,向陽村兩委緊抓發展不放松,2019年抓住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機遇,投資388萬元建立村集體針織廠,7月投產,當年完成銷售額110萬元。
辛安鎮向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進山:在鄉村振興中我們兩委經過研究因為我們鄉村想要發展就要抓住我們當地的優秀產業以黨支部引領加快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
今年,向陽村又投資49萬元啟動針織廠二期工程,600平方米針織車間建設現已全面投產,吸納本村及周邊村民63人就業,累計銷售額達210余萬元,實現村集體增收30萬元。
讓農民腰包“鼓起來”,讓農村面貌“靚起來”,讓致富腳步“齊起來”是我市鄉村振興發展總體思路,圍繞這一發展思路,我市在產業惠農上持續用力、在美麗鄉村建設上持續用力、在農村黨建上持續用力、持續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強力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為高標準譜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煙臺篇章貢獻海陽力量。